亚太 3 证交所联手出击,港、印、澳集体打压「企业囤币潮」

百款NFT链游免费玩 数字货币支付图解教程 区块链游戏获利技巧

随著加密货币行情今年来节节攀升,企业「囤币」成为市场新显学。然而,根据《彭博社》报导,香港交易所(HKEX)、印度孟买证交所(BSE)与澳洲证交所(ASX),近期纷纷对那些企图以「加密货币储备公司」模式上市、转型的企业,明确表达了反对立场。

《彭博社》引述消息人士透露,港交所近月来已否决至少 5 家企业转型为「数位资产储备公司」,理由是违反「禁止企业持有过多流动资产」的规定。这些申请仍属保密阶段,目前无一家获准。类似的抵制声浪,也在印度与澳洲市场同步上演。

「囤币公司」遭遇逆风

这场反弹发生之际,无论是加密货币市场,或是那些以囤币为主要营运策略的上市公司,都正面临压力。

2025 年以来的多数时间里,加密货币价格高涨曾支撑一波热潮。比特币在 10 月 6 日创下 126,251 美元新高,今年以来仍上涨 18%,背后推手正是这股「企业囤币潮」。

这股由市值 700 亿美元的比特币投资大户 —— Strategy(前身为 MicroStrategy)所开创的商业模式,在全球催生了数百家模仿者。它们的估值普遍高于自身所持有的加密货币净值(即「估值溢价」),凸显了市场的强劲需求。

然而,近期这股浪潮开始降温,加密货币储备公司购买力明显放缓,股价也随之萎靡。根据新加坡研究机构 10X Research 报告,散户因盲目追捧「囤币股」,估计累计损失高达 170 亿美元。

亚太 3 证交所联手出击,港、印、澳集体打压「企业囤币潮」

随著买盘放缓、股价下挫,监管单位的态度转趋保守,使加密货币市场的上行动能更受挑战。

Presto Research 分析师 Rick Maeda 表示,若监管规则「明确且具弹性」,有助于吸引资本并增强投资信心;反之,严苛与不确定的环境,会让加密货币储备模式难以落地。

香港的「紧箍咒」:严防「现金公司」

以香港为例,港交所明订,若上市公司资产主要由现金或短期投资构成,将被视为「现金公司」,并可能遭暂停交易。这项规则吓阻「空壳公司」利用上市地位筹资套利。

法律事务所 Latham & Watkins 合伙人 Simon Hawkins 指出,对于想转型的公司而言,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,他们必须「证明购买加密资产确实属于公司营运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」,而不仅仅是纯粹的囤积。

知情人士透露,目前港交所仍明令禁止企业转型为「纯粹的囤币公司」。

港交所发言人虽拒绝对个案置评,但强调其框架旨在确保所有上市公司「具备可持续性与实质性,且业务结构稳健」。

印度、澳洲同步设限,纽西兰成避风港

印度方面,孟买证交所(BSE)上月拒绝 Jetking Infotrain 的优先股配售申请,该公司曾表示将把部分收益投资于加密货币。根据文件,该案目前已提出上诉。

至于澳洲证交所(ASX)则规定,公司若有超过 50% 的资产为现金或类现金项目,将不符合上市资格。 Locate Technologies 执行长 Steve Orenstein 表示,这几乎让「加密货币储备公司」无从落地,而这家从软体公司转型的比特币买家,正将上市地点从澳洲转移到纽西兰,后者对加密货币储备公司抱持开放态度。

ASX 建议,若公司打算转向投资比特币、以太币,应考虑以 ETF 形式运作,否则「恐难以符合官方上市条件」。

日本:亚太唯一的「囤币乐土」

与亚太其他市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。日本长期允许企业保留大量现金,上市规范对加密货币储备公司也相对宽松。

日本交易所集团(JPX)执行长 Hiromi Yamaji 在 9 月底记者会上表示:「只要公司进行充分揭露,例如公开购买比特币的资讯,就很难直接认定这样的行为违规。」

根据 BitcoinTreasuries.net 统计,日本目前有 14 家上市公司直接持有比特币,居亚洲之冠。

其中最具代表性的,是早在 2024 年初就率先转型的饭店业者 Metaplanet ,该公司目前持有价值约 33 亿美元的比特币,而股价则在今年 6 月中飙至 1,930 日圆新高,之后回落超过 70% 。

日本市场甚至出现更夸张的案例 —— 东京上市的美甲连锁业者 Convano 今年 8 月宣布,打算募资约 4,340 亿日圆(约 30 亿美元)购买 2.1 万枚比特币。

MSCI 出手:恐重击日本「囤币族」

然而,即便在日本,这场狂热也出现裂痕。全球知名的指数公司 MSCI  近期提议,将大型「加密货币储备公司」排除在全球股票指数之外,理由是这些公司「特征更接近投资基金」,不符合纳入条件。

该提案是在 Metaplanet 于 9 月进行 14 亿美元国际增资后提出,当时公司表明将把大部分资金用于购买比特币,并已再增持超过 10,000 枚。

若最终遭排除,这些 DAT 公司将失去指数基金的被动资金流入。日本股市分析师 Travis Lundy 在 Smartkarma 的报告中指出:「这可能会彻底打破『溢价估值』的逻辑。」

百款NFT链游免费玩 数字货币支付图解教程 区块链游戏获利技巧